10月13日至10月15日,北京大学2017级“未名扬帆”班集体的近40名港澳台学生赴贵州开展为期三天的研习实践活动,从科学技术、民俗文化、经济产业、革命历史等方面对贵州省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领略了祖国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日渐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未名扬帆”班集体是由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发起的、由全校港澳台本科生组成的“第二班级”,全方位、精致化地为港澳台学子提供发扬个性、成长成才的平台。
10月13日上午,同学们首先来到贵州大学参访。贵州大学物理学院张立云教授为大家做了关于“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的报告,介绍了基础天文知识、射电望远镜宏大工程记录等各种内容。下午,同学们乘车前往平塘——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从层层级级的台阶上俯瞰,这座浩大工程的全貌尽收眼底,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建造师们的工匠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同学。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
10月14日,同学们来到位于贵州省凯里市古朴而又满溢着民族风情的郎德苗寨。欣赏过苗家特色的芦笙和歌舞表演后,同学们参加了具有独特苗族风情的长桌宴,有着独特酸辣风味的贵菜、苗家人民精美的民族服饰、苗族姑娘真诚热烈的歌舞表演让同学们体会到多民族文化和谐相融的无穷魅力。

苗家人民载歌载舞
10月15日上午,同学们来到国酒之乡——茅台镇,参观神秘的酒酿工厂,了解“中国名片”茅台酒的悠久历史,更惊叹于茅台酒在外交史上打破坚冰、把中国引向世界的重要作用。下午,扬帆班来到有“转折之城、会议之都”之称的遵义市。回顾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光辉史迹,伟人们高瞻远瞩的战略政策和先烈们用生命谱写的长征壮美诗篇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先辈们筚路蓝缕之不易。

参观茅台酒酿造中心
至此,扬帆班三天的贵州行圆满结束。“为时三天的旅程并不轻松,有的同学会觉得身体不舒服,有的同学会因为作业忙到深夜,但是不论遇到什么困难,身边总有一群朋友给予你帮助。正是这种患难与共的经历,使我们更加了解,更加融入扬帆班这个大集体。秋风虽冷,只要有这群好朋友在,心中依旧很暖。” 来自澳门的崔静宁同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