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读懂中国”项目走进宁夏

来源:港澳台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15 13:10:49

编者按:

自2007年起,北京大学面向港澳台学生的专项国情教育实践已形成机制性工作,聚焦“一国两制”、城市发展、产业变革、支教扶贫、传统文化等内容,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2021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学校着重打造“读懂中国”第二课堂国情实践项目,邀请光华管理学院等校内外单位的知名专家作为项目学术导师,通过沉浸式走访调研,促进港澳台生进一步了解内地(大陆)基层社会,切身体验新时代中国发展速度。“读懂中国”项目是以田野调查与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突出“讲”与“行”的结合,将课堂搬到真实的场景,带领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中国。项目由多个模块组成,深入长三角、宁夏、福建、湖北、贵州、川渝等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百闻不如一见”,在实践中真正“读懂中国”。


2023年9月29至10月2日,北京大学“读懂中国”项目组织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30余名北大学子走进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拥有“滔滔黄河水,巍巍贺兰山”的壮阔风景,汇聚了多元民族色彩,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明。近年来,宁夏整合区域人文及自然资源优势,走出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之路,达成经济生产的持续增长。在本次“读懂中国”项目中,同学们将亲自踏上宁夏的区域发展之路,以宁夏为看见中国的窗口,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用心灵感受经济脉动。


一、 初遇宁夏:站在中国的“十字路口”

本次参与宁夏实践的团员们来自港澳台三地,此前并未游历过祖国壮丽的大西北地区,对社会学调研方法仅初窥门径。为了让同学们在实践学习中收获更深,“读懂中国”项目组特地准备了先导课程,行前邀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田耕教授进行讲座,主题为“‘调研’和社会学的田野调查”。田耕老师介绍了社会调查、参与式观察、人类学民族志、社会学民族志等不同的“调查”类型,并教导同学们如何选取合适的素材,撰写详实的调研报告,又如何在有限的调研过程中走进田野,以何种方式描述所见所闻。学习扎实的先导课程后,同学们对调研方法及理论框架有了基本的认识,并带着社会学知识开启一段充实的宁夏之旅。

田耕老师分享有关“调研”的建议

    9月29日清晨,“读懂中国”项目的成员们降落在银川机场,随即驱车前往中卫市,一路上的漫漫黄沙、干燥的气候以及强烈的温差,令同学们感受到与沿海城市迥异的大漠风光。在当地极具特色的火车酒店稍作休整后,本次“读懂中国”宁夏模块在腾格里沙漠中正式启动。“读懂中国”项目的学术导师张影教授带来宁夏实践的“第一课”,以“大河之治,宁夏先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宁夏的自然风土、历史渊源引入,分析宁夏的发展现况。张影老师形容到,宁夏不仅是在中国地理位置上的“十字路口”,当前也正处在“十字路口”上凝望着未来,在不同发展道路之间抉择。

张影老师授课

张影老师向同学们抛出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何者更为重要?”同学们也积极提出自己的选择及其原因,张影老师以治沙经验的经济支持、葡萄酒及枸杞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例,告诉大家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并非矛盾对立关系。经历了十年“十四五”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宁夏从重生态保护、轻经济发展的治理初期,走向生态与经济齐头并进的现在,立足全域生态系统整体性,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繁荣。同学们在第一堂课中学习到宁夏的发展路径与未来规划,更打破了生态与经济处在对立面的观念,了解两者之间不再是不可兼得的抉择,而应该选择相辅相成、共创未来荣景的发展模式。

张影老师授课


二、 从沙海到绿洲:回望治沙经验与实践学习

宁夏三面环沙,是中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面临严峻的土地沙化与荒漠化问题。沙漠化问题不仅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影响祖国腹地与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同学们初入大漠便感受到风沙迎面而来,沿途也看见部分沙丘扎满小方格,生长出绿意盎然的植被,这些“麦草方格”是防治沙害的重要屏障,是一代代“治沙人”的智慧结晶。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厂长唐希明先生从事治沙工作已有三十余年,他以“治沙数十载――人民智慧与自然考验的握手”为讲座主题,向同学们分享宁夏治沙的漫漫长路。唐先生在中国沙害最严重的中卫市成长,目睹过沙尘暴遮天蔽日的景象,他在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投身于治沙工作,希望利用所学的林业知识,改造家乡环境,让后代不再受沙害之苦。

唐希明先生授课

唐先生介绍了宁夏治沙项目如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环草、光伏治沙等,也分享了经验的薪火相传,从第一代治沙人发明1×1米的隐蔽式格状沙障,即“麦草方格”,到第二代治沙人开始使用生物工程,在扎好的麦草方格中播撒草种,通过风的作用力,形成植物沙障。21世纪之后,新技术被引入抗沙工程中,唐先生创新发明的“便捷式沙漠造林器”,大幅降低造林成本且提高成活率,成为新世纪治沙工作的里程碑。2008 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建设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从此宁夏承担起“示范”的重任,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治理的标杆。

宁夏“防沙、治沙、用沙”并重,全区完成荒漠化治理45.84万公顷。治沙数十年来,宁夏沙化和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大幅提升当地经济状况与人民生活水平。课后在唐先生的带领与指导下,同学们走入腾格里沙漠进行“扎草方格治沙”的学习,亲自体验到治沙工作的艰辛,并在沙海中留下一小片属于“读懂中国”项目的治沙成果。

同学们进行“扎草方格治沙”实践活动


三、 从交织到共荣:探索宁夏的民族与宗教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唯一省级回族自治区,汇集了以回族、汉族为主的45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民族色彩。在第一天的行程中,同学们从宁夏地区的饮食习惯、服饰风格,已经感受到的强烈民族特色。读懂中国首先要深入精神史,宁夏之旅的次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李林教授开设主题为〈从黄土地和丝绸路上的精神史讲起〉的课程,引领同学们探索宁夏独特的民族与宗教。

李林老师授课

李林老师谈起自己是来往宁夏的常客,并以“黄土地”和“丝绸路”概括宁夏的历史地理风貌,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千年。李林老师从历史维度介绍了穆斯林移民宁夏的渊源,讲述自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如何从丝绸路扎根黄土地,并概述伊斯兰教的学理学派系统,以及近代经学与新式教育方面的建设。同时,从建筑史视角分析伊斯兰艺术之美与精神世界的联系。最后,李林老师从中国延伸至世界,结合“一带一路”讨论全球化与地方化张力下的伊斯兰文明,分析现代社会对伊斯兰世界的冲击与改变。在李林老师的课程中,同学们以宁夏为窗口,看见民族与宗教交织的文化格局,以小见大,放眼中国与世界,对人类精神史获得更深的理解。


四、从荒漠到果园:感受宁夏产业发展的脉动

宁夏自古以来有“塞上江南”的美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然而,如何将自然资源整合利用,推动何种产业才能发挥最大程度的地理优势,是数十年宁夏来不断探索尝试的问题。由于蒸发强烈、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宁夏人选择栽种了枸杞、葡萄等作物,开发枸杞制品、葡萄酒等相关产品,走出了“宁夏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

9月30日下午,同学们前往杞滋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参访,体验新鲜枸杞摘采活动,并参观杞滋堂企业的枸杞展览馆与工厂生产线,认识枸杞的种植食用历史与功效。同学们了解到现代宁夏枸杞产业在传统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将枸杞与高科技产业、文化旅游结合,开发出枸杞原浆、枸杞粉末等创新产品,让消费者能够更好的吸收枸杞的营养价值,也增强了枸杞文化的传播力。

项目组参访杞滋堂枸杞展览馆

相较于从明代开始,已有500余年历史的枸杞产业,宁夏的葡萄种植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营销的推动下,短短数十年间,宁夏葡萄酒业成长幅度惊人,在全国创造了亮眼的成绩。10月1日,同学们沿着贺兰山东麓出行,接连参访了西鸽酒庄与中粮长城天赋酒庄,感受数千亩葡萄园的震撼,参观酒庄的酿造区与酒窖,并品尝了多种口味的葡萄酒。在酒庄之行中,同学们学习到葡萄种植技术、酿造工艺、产品行销等,更领略了宁夏葡萄酒成功的秘诀。

同学们体验摘采葡萄


项目组参访酒庄

    项目组在参访中粮长城天赋酒庄后,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姜万军教授进行授课,主题为“深入一线了解真实的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剖析”。姜老师介绍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宁夏产区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带领同学们思考如何实现产区的永续发展。姜老师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升级”是未来不变的大势,他期许同学们从政府、商家及消费者等不同视角进行设想,以葡萄酒产业出发,思考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理解利益相关者诉求、依靠利益相关者,用资源融通资源,创造共同价值。

姜万军老师授课


五、从“干沙滩”到“金沙滩”:追寻闽宁镇的振兴之路

    2021年热播的连续剧《山海情》曾引起巨大反响,该剧改编闽宁镇的振兴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省“东西协作,握手振兴”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研习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走进《山海情》的故事原型闽宁镇,在镇史馆中了解闽宁镇的移民与发展历史,学习国家扶贫政策的成功经验。

项目组参访闽宁镇

    随后,同学们前往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参访,了解到“闽宁协作”在具体品牌建设中的互惠互利,以及电商直播为该区域带来的新思潮与工作机会。“巧媳妇”直播带货团队的成立,带动了乡村妇女的工作热情,她们从收入及文化水平较低的留守妇女,蜕变成侃侃而谈的产品推销员,展现新时代女性力量,更为农村注入崭新的活力。

项目组参访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

    在“巧媳妇”团队的指导下,同学们选择枸杞原浆、黑枸杞、山羊奶、八宝茶等产品,展开电商带货模拟实践。在这次直播带货初体验中,同学们热情高涨,使出浑身解数尽力推销宁夏的农产品,展现逻辑清晰、风趣幽默的一面,获得了“巧媳妇”团队的一致好评。在闽宁镇中,同学们不仅看见了乡村人民用双手创造的经济奇迹,也见证了福建与宁夏数十年来“志同道合,不远山海”的动人情谊。

同学们体验直播带货


六、从学习到实践:再探宁夏区域发展

    经历了一系列丰富充实的学习实践,宁夏之旅也接近尾声。10月2日下午,同学们总结了四天三夜的所见所闻,完成本次“读懂中国”项目的课程作业。在视频展示环节,同学们以“假如我是贺兰山葡萄酒庄推广官”为主题,凭借新媒体创意与商业行销知识,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宁夏葡萄酒宣传短视频。在小组报告中,同学们化身“宁夏区域规划官”,围绕着宁夏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闽宁镇乡村振兴、宁夏枸杞产业、宁夏葡萄产业、交织的民族与宗教五个主题进行阐述,提出自己对宁夏区域发展的建议。

    最后,张影老师对小组报告作出点评,并回应同学们在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同时鼓励大家延伸思考相关问题,例如省际帮扶的投入尺度如何计算?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还能够如何突破?生态治理和发展中相关利益方可能有哪些不同立场?张影老师带着同学们复盘这四天走过的宁夏之路,总结了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多民族的社会治理与宗教管理等几个主题,他期许同学们能够将眼光放远,以纵深视角、长远利益看待区域发展,认识到政策制定中“权衡利弊、反复推演”的重要性,从小而美的宁夏纵观整体大国发展。

张影老师授课

    同学们在宁夏之旅收获丰富,并在课后分享了所思所感,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现于北大中文系交换的樊韵婕同学在欣赏宁夏壮丽的大漠风光之后,谈及“站在沙漠之中,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也让我的创作灵感增加。”来自台湾大学、现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交换的詹恩丞同学表示在本次旅途中开拓了眼界,打破了对区域发展的既定印象,“这次行程让我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我发现区域发展不一定都如同教科书上的理想情形,而是每个地区都有各自待解决的问题。”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现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交换的钟茹浤同学被宁夏艰辛的发展历程鼓舞,“看见宁夏地区资源有限却能逐步走出自身特色,我感到十分钦佩,同时也反思自己应当学习这种不屈的精神,未来倾尽一己之力为社会贡献。”




撰稿:马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