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举行“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

来源: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4-23 00:00:00

4月20日下午,“‘乡愁’会‘云彩’: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诗会活动从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名篇《乡愁》和朱炳仁先生的诗作《云彩》入手,通过两岸诗歌创作的交流和碰撞,促进两岸文化与情感的融合与交流。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驻会副会长李炳才,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朱善璐,副校长李岩松,北大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中文系系主任陈平原,北大新闻中心主任蒋朗朗等嘉宾出席了活动。陈云林会长等在活动前亲切会见了余光中夫妇、台湾雕塑学会会长杨奉琛等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合影

聘请余光中先生为“驻校诗人”

20日下午,北京大学聘请余光中先生“驻校诗人“仪式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

李岩松在致辞中说,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几乎影响了中国诗坛一代人的创作风格,他的诗歌名篇《乡愁》亦在华人世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北京大学此次聘请余光中先生为“驻校诗人”一定能够促进北京大学和台湾文化界的交流,促进北大在诗歌方面的研究。

谢冕先生为余光中先生颁发聘书

谢冕先生向余光中先生颁发并宣读聘书。谢先生说,余光中先生学贯中西,集学者、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于一身,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聘请余先生为“驻校诗人”是中国诗歌研究院一直以来的愿望。

余光中先生接受聘书并深情回忆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1947年,他曾被北大录取,但因战乱留在南京大学,后又去厦门大学,最后在台湾大学毕业。如今,65年过去了,他以“驻校诗人”身份重回北大,倍感荣幸。

《云彩》首发式暨“解乡愁”两岸新诗论坛

聘请仪式结束后,朱炳仁诗集《云彩》首发式暨“解乡愁”两岸新诗论坛在月光厅举行。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夏红卫主持诗集《云彩》首发式。

朱炳仁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也是世界熔铜艺术的创始人和庚彩工艺的发明者,2007年,朱炳仁先生曾向台湾赠送铜质“同源桥”,表达他希望加强两岸沟通交流的美好心愿。

李炳才在致辞中提到,从《乡愁》到《云彩》,我们可以看到两岸同胞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待,并祝福诗会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也向活动发来贺电。连战先生在贺电中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深厚情谊,并对两岸的经贸交流、文化交流的良好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期待。他特向北大赠送了“中国龙”雕塑作为活动贺礼。首发式上还宣读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的题词。

共同揭幕“中华龙”

朱善璐和台湾雕塑学会会长杨奉琛共同为连战赠送给北大的“中华龙”揭幕。

朱炳仁先生在致辞中说,《云彩》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一座沟通两岸、加强两岸友好关系的桥。他向陈云林会长、余光中先生、朱善璐主任赠送诗集《云彩》。

朱炳仁先生向嘉宾赠送新书《云彩》

随后,在陈平原教授主持的新诗论坛上,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理事长李永萍、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孙玉石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黄亚洲等嘉宾和学者就朱炳仁先生作品中深沉的海峡两岸情结、诗作与铜艺禅意相融合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与讨论,并高度评价了朱炳仁先生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乡愁”会“云彩”:余光中、谢冕、朱炳仁对话

新诗论坛后, “乡愁”会“云彩”——余光中、谢冕、朱炳仁对话活动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对话从《乡愁》和《云彩》两篇诗作入手,试图在灵感和思想的碰撞中找到两岸文化与情感的融合轨迹。对话由香港卫视副台长王明青主持。

余光中先生从自己最脍炙人口的诗歌《乡愁》谈起,向观众阐释了他与诗歌之间的桥梁是由真挚情感架起的。当他离开大陆20多年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感伤无奈之至,《乡愁》便流淌出笔尖,酝酿成海峡两岸期盼团圆的绝唱。余光中先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我的乡愁不仅来自于由于地理阻隔产生的感伤之情,更是由于我对于中国历史上那些与我生不同时的历史人物们的敬仰与思慕之情”。

朱炳仁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诗与艺术的桥梁关系——“把艺术当作诗来做,把诗当作艺术来做”。他认为,好的诗与好的艺术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都是真情实感的展现。”谢冕教授也表示,“朱先生铜玩得很好,你会惊诧于他将冰冷坚硬的铜以一种柔软温情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真性情的体现,而这种情怀,也是诗歌所需要的。”

“一抹天边的云彩,化解了两岸的乡愁。”当《乡愁》遇见了《云彩》,来自台湾的余光中先生与来自大陆的朱炳仁先生成为了知己。谢冕先生以第三人的角度解读了他的旧友余光中先生与新知朱炳仁先生之间的友谊源自于同源同根的同胞情怀。“余光中先生的诗歌,那么好地表达出普通家庭盼团圆的感伤;朱炳仁先生的《云彩》,表达的也是两岸团圆的主题。”谢冕说道。

余光中先生、朱炳仁先生和谢冕教授还和现场师生积极对话,探讨了“当代两岸诗歌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如何从生活中得到创作诗歌的灵感”、“如何把不同的艺术形式自然融为一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