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月满燕园,情聚博雅:2014北大—台大中秋诗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台湾大学的近百名青年学生携手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诗乐表演。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叶静漪、副校长李岩松和北大知名学者杨辛、安平秋等出席活动。由台湾大学副校长张庆瑞率领的台大师生代表团一行25人专程来京参加活动,其中包括知名学者、台大文学院前院长叶国良,台大文学院副院长徐富昌等。
诗会现场
未名湖畔,清风徐徐,明月当空,学生们身着汉服,和着古典民乐的节奏,演绎了十余篇以“中秋”为主题的文学、音乐作品,既包括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明月几时有》《春江花月夜》,也涉及现代文学作品,如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著散文《月是故乡明》,以及由学生自发创作的诗歌《我的北大,我的台大》。
著名美学家、书法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杨辛教授特意为诗会题词“月满燕园,情聚博雅”。台大知名学者叶国良现场赋诗,并手书一副对联“造化有情心启智,青春无价月中天”回赠给北大师生,寄语青年学子开启心智,砥砺品行,致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朱善璐会见台大张庆瑞副校长一行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朱善璐在会见台大师生时表示,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创新的重要源泉,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是北大与台大共同的使命。他鼓励两校学生开展更为密切的交流,通过“中秋诗会”这样的活动,建立起两岸青年亲密互动、携手成长的广阔平台,不断促进彼此的沟通、理解和友谊,提升青年学子的未来创造力和竞争力。朱善璐希望北大台大加强合作,以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致力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推动世界和平、文明和谐与共同繁荣。
两校约定未来继续合办“中秋诗会”等学生文艺交流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年轻一代心中,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自2010年两校成立策略联盟以来,北京大学与台湾大学的交流合作全面深化,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